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
桃花 心木

大葉桃花心木
大葉桃花心木除了生態現象值得我們留心觀察,它的貿易史也改變了這個世界。
大葉桃花心木是重要的商用木材,在世界的貿易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,甚至跟墨水樹搭檔,成為貝里斯獨立的幫兇。
在今日的植物分類上,桃花心木屬的植物除了大葉桃花心木,還有小葉桃花心木(註一)與矮小桃花心木(註二)。很多人以為小葉桃花心木才是真正的「桃花心木」(註三),其實是個很大的誤會。在十九世紀之前,大小葉桃花心木是不分的,統統都稱為「桃花心木」。時至今日,仍作為重要貿易木材的植物只剩大葉桃花心木。
桃花心木英文Mahogany,一六七一年這個名詞首先出現在蘇格蘭翻譯家約翰·奧吉爾比(註四)的著作《美洲:新世界最新最準確的描述》(註五)。不過,一開始只有英國使用這個單字。最早發現桃花心木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有自己的稱呼,稱之為caoba,法國人則稱為acajou。後來英國興起Mahogany 才成為貿易上普遍的用法。
關於Mahogany 這個英文單字的由來有個傳說:十七世紀英國將西非奈及利亞的約魯巴人(註六)和伊博族人(註七)帶到牙買加作奴隸,他們看到了當地有跟自己故鄉非洲紅木(註八)類似的植物,便以同樣的名稱M'Oganwo 來稱呼。隨時間流逝,M'Oganwo 漸漸演變成M'Ogani,英國人便重新拼音成Mahogany。雖然沒有人可以證實這個說法的真偽,但是所有的文獻都會提到這個傳說。
至於西班牙文caoba 來源就比較簡單了。跟第四章的主角古巴香脂的英文Copaiba 同樣來自南美洲的圖皮瓜拉尼語(註九)。該古老語言稱桃花心木為tauba,意思是「年」,因為桃花心木樹幹的年輪很明顯。法文acajou 使用上非常混亂,除了桃花心木,許多相似的植物都稱為acajou,可能也是來自圖皮瓜拉尼語,不過acajou 在其他語言通常是指腰果,法文一開始可能是誤用。
隨著西班牙無敵艦隊抵達中南美洲,桃花心木引起了歐洲人注意。相傳,一五一四年,西班牙於今日多明尼加首都聖多明哥(註十)建立教堂時,十字架就是使用桃花心木打造。一五八四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(註十一)使用桃花心木來作為埃斯科里亞爾皇宮(註十二)的細部木工材料,這座皇宮即今日世界各地的遊客到西班牙馬德里,必參觀的世界遺產「聖羅倫佐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」(註十三)。耗時二十一年才完工,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建築。
不過一開始西班牙主要是用桃花心木來造船,而且受到位在哈瓦那(註十四)的西班牙貴族壟斷,桃花心木極少被運回歐陸。直到一六六五年,海地(註十五)被法國占領後,原產於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才開始漸漸出口到歐洲。
一七二一年,英國取消美洲殖民地木材進口關稅,大批桃花心木開始被運往英國與北美洲的殖民地,並且受到家具商人注意,桃花心木從細木工材變成了製作家具的首選用材。
最初進口到英國的桃花心木,主要來自英國所占領的牙買加與巴哈馬群島。一七三二年起,英國人至中美洲蚊子海岸(註十六)定居,宏都拉斯成為第三處重要的桃花心木產地。
一七五四年至一七六三年,歐洲列強爆發「七年戰爭」(註十七),英國成為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。戰敗的法國割讓加拿大、法屬路易斯安那東半部(註十八),以及印度,西班牙割讓佛羅里達。英國獲得廣大的殖民地,開始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。戰爭期間,英國占領了加勒比海許多島嶼,也曾自古巴等地進口桃花心木。戰爭結束後,古巴及西班牙島的桃花心木也開始出口到英國。
英國於十七世紀中葉起就積極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南方,約莫今日貝里斯一帶活動,伐採並出口墨水樹回英國。十八世紀初西班牙開始驅逐定居在貝里斯地區的英國人。直到一七八三年西班牙與英國簽訂巴黎條約(註十九),英國才正式獲得西班牙同意,在貝里斯伐採墨水樹。
隨著墨水樹需求減少,桃花心木價值提高,一七八六年英西兩國再次訂定倫敦公約。英國用撤離蚊子海岸交換在貝里斯伐採墨水樹與桃花心木的權利。這兩種植物造成了英西兩國的衝突,刺激了英國發動戰爭占領了貝里斯,間接成為日後貝里斯獨立的幫兇。
十八世紀前,歐洲主要都是使用胡桃木來製作家具。十八世紀起,英國跟西班牙為桃花心木跟墨水樹在中美洲打得你死我活。除了間接促成日後貝里斯獨立,還開創了一個家具製造的黃金時期,甚至被稱為桃花心木時代。十八世紀末,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等其他歐洲國家也開始使用桃花心木。這些家具被稱為帝國風格家具。美國獨立後,直到一八三○年代所生產的家具則被稱為聯邦風格家具。
十九世紀起,法國與西班牙的殖民帝國陸續瓦解,英國得以進入更多未曾開採的地方伐木。一八六○年代起,墨西哥也開始砍伐桃花心木。十九世紀末,美國的需求也大增,整個中美洲一直往南到哥倫比亞、委內瑞拉、巴西及祕魯都成為桃花心木的產地。二十世紀初,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幾乎已經被砍光了,於是歐美列強開始大量開採中南美洲的桃花心木。
桃花心木重量適中,乾燥時不易變形,抗腐朽力強,除了製作高級家具、裝潢,也被用來製作吉他、鋼琴等樂器。甚至連顯微鏡、望遠鏡等小型器物,還有汽車內裝、棺木都廣泛使用。二次大戰期間,桃花心木更被大量使用來打造中小型的船隻。戰後則繼續被使用於建造小型遊艇,以及豪華遊艇的內裝。
桃花心木一開始被視為南美香椿屬(註二十)。一七五九年林奈於《自然系統》(註二十一)書中將桃花心木命名為Cedrela mahagoni 。一七六○年,荷蘭科學家尼可拉斯·約瑟夫·馮·雅克(註二十二)替古巴香脂樹命名的同時,也命名了桃花心木屬Swietenia ,並將桃花心木的拉丁文學名改為Swietenia mahagoni 。
小葉桃花心木跟大葉桃花心木明明就長得不太一樣,可是不知道為何,到了十九世紀植物學家才發現。
一八三六年,德國植物學家約瑟夫·格哈德·祖卡里尼(註二十三)首先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乾燥的熱帶森林中,採集到植株特別矮小且扭曲的桃花心木,並正式命名為矮小桃花心木,拉丁文學名Swietenia humilis ,種小名humilis 就是矮小的意思,替該屬增添了第二種植物。一八八六年,在印度加爾各答植物園擔任管理人的植物學家喬治·金爵士(註二十四)終於發現,那些種源來自宏都拉斯,栽種在加爾各答的桃花心木跟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不太一樣,於是發表了大葉桃花心木(註二十五)拉丁文學名Swietenia macrophylla ,種小名macrophylla 意思就是巨大的葉子。從此之後,生長在中南美洲的大葉桃花心木,與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的小葉桃花心木才正式分家。
了解桃花心木的種類與產地後,再回顧桃花心木的貿易史,就可以知道英國在蚊子海岸及貝里斯伐採的是大葉桃花心木。二十世紀以後,用來製作家具與造船的也是大葉桃花心木。雖然小葉桃花心木質地更佳,但是大葉桃花心木樹幹通直,直徑粗大,能使用的範圍更廣;而矮小桃花心木由於樹幹扭曲,鮮少被使用。
由於原生地遭過度砍伐,一九七五年矮小桃花心木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,一九九二年小葉桃花心木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,一九九五年大葉桃花心木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三,二○○二年進一步列入管制更嚴格的附錄二,成為受保護的植物。目前木材貿易市場上流通的桃花心木,幾乎都是亞洲各國所栽培的大葉桃花心木。
貝里斯獨立的幫兇——桃花心木
文 / 一流人 2018-03-22

大葉桃花心木

大葉桃花心木
大葉桃花心木除了生態現象值得我們留心觀察,它的貿易史也改變了這個世界。
大葉桃花心木是重要的商用木材,在世界的貿易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,甚至跟墨水樹搭檔,成為貝里斯獨立的幫兇。
在今日的植物分類上,桃花心木屬的植物除了大葉桃花心木,還有小葉桃花心木(註一)與矮小桃花心木(註二)。很多人以為小葉桃花心木才是真正的「桃花心木」(註三),其實是個很大的誤會。在十九世紀之前,大小葉桃花心木是不分的,統統都稱為「桃花心木」。時至今日,仍作為重要貿易木材的植物只剩大葉桃花心木。
桃花心木英文Mahogany,一六七一年這個名詞首先出現在蘇格蘭翻譯家約翰·奧吉爾比(註四)的著作《美洲:新世界最新最準確的描述》(註五)。不過,一開始只有英國使用這個單字。最早發現桃花心木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有自己的稱呼,稱之為caoba,法國人則稱為acajou。後來英國興起Mahogany 才成為貿易上普遍的用法。
關於Mahogany 這個英文單字的由來有個傳說:十七世紀英國將西非奈及利亞的約魯巴人(註六)和伊博族人(註七)帶到牙買加作奴隸,他們看到了當地有跟自己故鄉非洲紅木(註八)類似的植物,便以同樣的名稱M'Oganwo 來稱呼。隨時間流逝,M'Oganwo 漸漸演變成M'Ogani,英國人便重新拼音成Mahogany。雖然沒有人可以證實這個說法的真偽,但是所有的文獻都會提到這個傳說。
至於西班牙文caoba 來源就比較簡單了。跟第四章的主角古巴香脂的英文Copaiba 同樣來自南美洲的圖皮瓜拉尼語(註九)。該古老語言稱桃花心木為tauba,意思是「年」,因為桃花心木樹幹的年輪很明顯。法文acajou 使用上非常混亂,除了桃花心木,許多相似的植物都稱為acajou,可能也是來自圖皮瓜拉尼語,不過acajou 在其他語言通常是指腰果,法文一開始可能是誤用。
隨著西班牙無敵艦隊抵達中南美洲,桃花心木引起了歐洲人注意。相傳,一五一四年,西班牙於今日多明尼加首都聖多明哥(註十)建立教堂時,十字架就是使用桃花心木打造。一五八四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(註十一)使用桃花心木來作為埃斯科里亞爾皇宮(註十二)的細部木工材料,這座皇宮即今日世界各地的遊客到西班牙馬德里,必參觀的世界遺產「聖羅倫佐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」(註十三)。耗時二十一年才完工,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建築。
不過一開始西班牙主要是用桃花心木來造船,而且受到位在哈瓦那(註十四)的西班牙貴族壟斷,桃花心木極少被運回歐陸。直到一六六五年,海地(註十五)被法國占領後,原產於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才開始漸漸出口到歐洲。
一七二一年,英國取消美洲殖民地木材進口關稅,大批桃花心木開始被運往英國與北美洲的殖民地,並且受到家具商人注意,桃花心木從細木工材變成了製作家具的首選用材。
最初進口到英國的桃花心木,主要來自英國所占領的牙買加與巴哈馬群島。一七三二年起,英國人至中美洲蚊子海岸(註十六)定居,宏都拉斯成為第三處重要的桃花心木產地。
一七五四年至一七六三年,歐洲列強爆發「七年戰爭」(註十七),英國成為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。戰敗的法國割讓加拿大、法屬路易斯安那東半部(註十八),以及印度,西班牙割讓佛羅里達。英國獲得廣大的殖民地,開始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。戰爭期間,英國占領了加勒比海許多島嶼,也曾自古巴等地進口桃花心木。戰爭結束後,古巴及西班牙島的桃花心木也開始出口到英國。
英國於十七世紀中葉起就積極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南方,約莫今日貝里斯一帶活動,伐採並出口墨水樹回英國。十八世紀初西班牙開始驅逐定居在貝里斯地區的英國人。直到一七八三年西班牙與英國簽訂巴黎條約(註十九),英國才正式獲得西班牙同意,在貝里斯伐採墨水樹。
隨著墨水樹需求減少,桃花心木價值提高,一七八六年英西兩國再次訂定倫敦公約。英國用撤離蚊子海岸交換在貝里斯伐採墨水樹與桃花心木的權利。這兩種植物造成了英西兩國的衝突,刺激了英國發動戰爭占領了貝里斯,間接成為日後貝里斯獨立的幫兇。
十八世紀前,歐洲主要都是使用胡桃木來製作家具。十八世紀起,英國跟西班牙為桃花心木跟墨水樹在中美洲打得你死我活。除了間接促成日後貝里斯獨立,還開創了一個家具製造的黃金時期,甚至被稱為桃花心木時代。十八世紀末,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等其他歐洲國家也開始使用桃花心木。這些家具被稱為帝國風格家具。美國獨立後,直到一八三○年代所生產的家具則被稱為聯邦風格家具。
十九世紀起,法國與西班牙的殖民帝國陸續瓦解,英國得以進入更多未曾開採的地方伐木。一八六○年代起,墨西哥也開始砍伐桃花心木。十九世紀末,美國的需求也大增,整個中美洲一直往南到哥倫比亞、委內瑞拉、巴西及祕魯都成為桃花心木的產地。二十世紀初,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幾乎已經被砍光了,於是歐美列強開始大量開採中南美洲的桃花心木。
桃花心木重量適中,乾燥時不易變形,抗腐朽力強,除了製作高級家具、裝潢,也被用來製作吉他、鋼琴等樂器。甚至連顯微鏡、望遠鏡等小型器物,還有汽車內裝、棺木都廣泛使用。二次大戰期間,桃花心木更被大量使用來打造中小型的船隻。戰後則繼續被使用於建造小型遊艇,以及豪華遊艇的內裝。
桃花心木一開始被視為南美香椿屬(註二十)。一七五九年林奈於《自然系統》(註二十一)書中將桃花心木命名為Cedrela mahagoni 。一七六○年,荷蘭科學家尼可拉斯·約瑟夫·馮·雅克(註二十二)替古巴香脂樹命名的同時,也命名了桃花心木屬Swietenia ,並將桃花心木的拉丁文學名改為Swietenia mahagoni 。
小葉桃花心木跟大葉桃花心木明明就長得不太一樣,可是不知道為何,到了十九世紀植物學家才發現。
一八三六年,德國植物學家約瑟夫·格哈德·祖卡里尼(註二十三)首先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乾燥的熱帶森林中,採集到植株特別矮小且扭曲的桃花心木,並正式命名為矮小桃花心木,拉丁文學名Swietenia humilis ,種小名humilis 就是矮小的意思,替該屬增添了第二種植物。一八八六年,在印度加爾各答植物園擔任管理人的植物學家喬治·金爵士(註二十四)終於發現,那些種源來自宏都拉斯,栽種在加爾各答的桃花心木跟西印度群島的桃花心木不太一樣,於是發表了大葉桃花心木(註二十五)拉丁文學名Swietenia macrophylla ,種小名macrophylla 意思就是巨大的葉子。從此之後,生長在中南美洲的大葉桃花心木,與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的小葉桃花心木才正式分家。
了解桃花心木的種類與產地後,再回顧桃花心木的貿易史,就可以知道英國在蚊子海岸及貝里斯伐採的是大葉桃花心木。二十世紀以後,用來製作家具與造船的也是大葉桃花心木。雖然小葉桃花心木質地更佳,但是大葉桃花心木樹幹通直,直徑粗大,能使用的範圍更廣;而矮小桃花心木由於樹幹扭曲,鮮少被使用。
由於原生地遭過度砍伐,一九七五年矮小桃花心木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,一九九二年小葉桃花心木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,一九九五年大葉桃花心木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三,二○○二年進一步列入管制更嚴格的附錄二,成為受保護的植物。目前木材貿易市場上流通的桃花心木,幾乎都是亞洲各國所栽培的大葉桃花心木。
蔬菜
蔬菜[編輯]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蔬菜,是指可以做菜、烹飪成為食品的,除了穀物以外的其他植物(多屬於草本)。生活中所指的的蔬菜,常和「水果」分開討論。不過也常和水果合稱為「蔬果」。另外,和「野菜」不同的地方,在於蔬菜經過人類長時間的育種,提高了口感、營養價值,甚至抗病力等特徵,和原本的野生種已有明顯差異,人類食用的頻率也高得多;而野菜則多半未經過人類馴化,幾乎均為野生種,人類也較不常食用。
在狩獵採集的時代,人類就會採集野生的蔬菜食用,後來大約在西元前一萬年到七千年時,開始了農業耕作,在全世界的許多地區也開始種植蔬菜。一開始時只是各地種植蔬菜,供當地的人食用,後來開始貿易時,也帶來了其他地區種植的蔬菜。現在只要氣候允許,大部份的蔬菜都會在世界各地種植,若在氣候比較不適合的地區則會在一些受保護的環境下(如溫室內)種植,農產品的全球貿易也讓消費者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蔬菜。蔬菜生產的規模有大有小,可以小到像自給農業只為了家庭食物的需要而種植,也可以大到像農業綜合企業(英語:agribusiness),大量種植單一的作物。蔬菜一般在收穫後,會依序分級,儲存,加工和銷售。
蔬菜的食用方式有許多種,有些可以生食,有些則會在煮熟後食用,蔬菜大部份的脂肪及含糖量都較少,但含有維生素、礦物質及纖維。像飲食金字塔的第三層有蔬菜及水果,各國也鼓勵民眾多吃蔬菜,每天至少吃五份以上。
在狩獵採集的時代,人類就會採集野生的蔬菜食用,後來大約在西元前一萬年到七千年時,開始了農業耕作,在全世界的許多地區也開始種植蔬菜。一開始時只是各地種植蔬菜,供當地的人食用,後來開始貿易時,也帶來了其他地區種植的蔬菜。現在只要氣候允許,大部份的蔬菜都會在世界各地種植,若在氣候比較不適合的地區則會在一些受保護的環境下(如溫室內)種植,農產品的全球貿易也讓消費者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蔬菜。蔬菜生產的規模有大有小,可以小到像自給農業只為了家庭食物的需要而種植,也可以大到像農業綜合企業(英語:agribusiness),大量種植單一的作物。蔬菜一般在收穫後,會依序分級,儲存,加工和銷售。
蔬菜的食用方式有許多種,有些可以生食,有些則會在煮熟後食用,蔬菜大部份的脂肪及含糖量都較少,但含有維生素、礦物質及纖維。像飲食金字塔的第三層有蔬菜及水果,各國也鼓勵民眾多吃蔬菜,每天至少吃五份以上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